生态修复|国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
地球几十亿年演化而成的“自然宝库”,其所孕育的资源和能源为人类生产、生活发展贡献着力量,但山体千疮百孔、粉尘污染弥漫、含水层破坏、地质灾害多发等问题,成为矿山开采不可避免的“后遗症”。
与此同时,在双碳目标背景下,高能耗、高排放矿山企业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,矿业转型发展与矿山生态修复势在必行。
矿山生态修复因为矿产资源的不同,废弃矿山的治理关键也不相同!
1、煤矿废弃地的治理关键是对采空区的治理和对煤矸石堆的处理。
2、有色金属矿山如铜矿、铅锌矿等,其治理除矿坑外,还要对废弃渣堆进行化学处理,防止废渣堆等通过雨水的淋漓作用污染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。
3、废弃采石场则主要进行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植被恢复
针对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,我们可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监测,以乡土植物为主,采用矿山生态恢复的集成技术
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、土壤污染、滑坡、植被退化等灾害之余,增加边坡稳定性,提升生态的自愈能力。
我国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起步较晚,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九十年代以后才初步形成规模,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煤矿废弃地和有色金属尾矿库植被覆盖等。
目前国内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主要是与土地开发、土地整理相结合,根据实际情况将废弃矿山开发改造成工业用地、耕地、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、仓储用地、养殖用地、军事用地等。